[导读]:记者 章贝佳 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,如“问题奶粉”因奶农掺入三聚氰胺、“假蜂胶”因小企业用树胶冒充了蜂胶、“毒药材”因药贩违法加工所致……这一系列事件都集中到一个焦点:产业链过长太零散,终端产品就容易出问题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
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,如“问题奶粉”因奶农掺入三聚氰胺、“假蜂胶”因小企业用树胶冒充了蜂胶、“毒药材”因药贩违法加工所致……这一系列事件都集中到一个焦点:产业链过长太零散,终端产品就容易出问题。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说,目前我国大型药企规范化生产没有问题,但小型药企数量太多,经营链条过长太零散,药厂也须逐步走向规模化;而在保健品行业,为了节约成本,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,不进入生产领域,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销售。
但也有企业在慢工出细活。比如胡庆余堂等老字号里在卖的一种8000多元的滋补浸膏——以铁皮石斛和灵芝孢子粉为原料——就蛮有代表性,它价格不便宜,却有大批回头客。
一瓶浸膏耗时三年 就为保证药材地道
这款中医滋补浸膏每到冬天都奇货可居。问起其中缘由,生产商金华寿仙谷药业的李明焱董事长说,这瓶浸膏几乎没有被复制的可能性。
道地药材被视为古代中医辨别优质中药材独具特色的标准,也是我国中药行业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质量概念。但什么是道地?怎么做才能道地,难倒了不少人。要生产一款道地的药材,首先要选到符合特定条件、生态环境的地域,而且从选种开始到栽培技术再到采收加工都有一定的讲究。
“说出来可能不信,一瓶浸膏从育种开始,到最后成品出来,前前后后要耗费掉三年多的时间。”李明焱说,这三年中花费的精力不可胜数,是一件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。
比如铁皮石斛,从育种开始,中间要经历多次筛选——铁皮石斛并不是直接简单地从地里长出来的,每一株都要在培育室里经历长时间的“发育”,再经过层层筛选,大约要一年后,它才能被移植到种植基地里;为了保证铁皮石斛的真正天然有机,栽培过程中不施任何化肥,不洒一点农药,全部人工采摘,就连水也是引自天然的湖水……由于没有任何人工助长的手段参与,所以要让铁皮石斛成为符合加工要求的药材就起码要三年多时间。
由于大多数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历史较短,因此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,如果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不及时,都会造成中药材质量不稳定,另外如环境污染、栽培及加工技术不规范等也是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。如果农民单家独户种植中药材,用肥、用药、基地环境没有严格按规范生产,容易造成有害物质、重金属超标,所以,寿仙谷药业把所有的事情都揽下来自己做。
这个方式,有一个时髦的说法——全产业链模式,其实也就同时保证了全程质量控制。李明焱说,全产业链不仅覆盖种植养殖、运输、仓储、生产、加工、分装和销售等所有环节,而且在各产业链之间资源共享、融会贯通。用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企业完全控制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,中间没有任何利益分割,从而最终保障产品质量。